©2018 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 版权所有
冀ICP备18034322号-1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保定 

新闻中心

公司具备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

分类:
行业新闻
2018/09/06 15:29
受多因素影响,药物短缺尤其是小品种药短缺现象全球普遍存在,如何破题备受关注。7月19日,国家小品种药(短缺药)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。我国首个“药联体”——国家小品种药(短缺药)供应保障联合体在会上宣告成立,并将探索小品种药(短缺药)供应保障长效新机制。
该首个“药联体”由工业信息化部倡导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,上海医药指导,上药信谊、浙江海正、常州亚邦、湖州展望药业等24家单位共同发起。据透露,首批可保障供应57个小品种药(短缺药)品种,涉及心血管、消化代谢、血液类、抗感染类、泌尿系统类、激素类、精神类、中枢神经类、呼吸系统类、妇科用药类。
小品种药(短缺药)虽需求量不大,但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性命攸关的,而药物短缺又是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。上海医药副总裁、上药信谊董事长顾浩亮在解读《小品种药(短缺药)集中生产基地生产保供方案》时提到,短缺药的成因复杂,“比如,由于原料供应、定价机制、信息不畅等因素,临床必需产品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现象时有发生,给患者治疗带来了不便。”
记者了解到,这些年,经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努力,解决了不少产品的保障供应,典型如注射用放线菌素D、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等。不过业内也注意到,局部品种定点生产是“点状解决”,小品种药(短缺药)存在动态变化,如何能长效化解保供问题呢?在工业信息化部的启发和建议下,首个“药联体”因势而生,希望探索促进药品保障各生产要素资源高效流动、信息互动等。在首批24家成员里有药品生产企业,也有原料供应单位,涉及产业链多要素。
相关成员单位也在会上发出倡议,将切实落实信息共享、产业资源联动机制,努力保障小品种药(短缺药)原料和制剂持续供应;并及时反馈本企业可能影响药品稳定供应的经营活动信息,比如停产、上游供应成本显著上涨,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药品短缺风险信息,使药品短缺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预防。